商學研究所碩二.蔡秉庚
對我而言,寫作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藉由寫出自己的看法與發現,讓其他人得以產生共鳴或是進一步激盪彼此不同的觀點。然而,寫作最困難的部分永遠在一開始的時候。提筆前,想到接下來的步驟,每一步都讓我充滿著困惑:應該在第一段寫什麼;應不應該在首段就點出主旨;該不該引用別人的意見來強化我的論點?想到這些問題,往往在一開始就面臨了寫作上的瓶頸。
以往自己對於寫作的印象仍停留在國中、高中的時期,在大學階段甚至現在到了研究所,可以說幾乎沒有在寫作技巧上下過功夫,更不用說使用英文進行學術寫作。藉由這次英語寫作的學習機會,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也讓我在寫作的技巧上進步許多。
首先,或許因為「論文」這個文章格式是從英美發展的關係,我發現中文論文在格式與形式上其實和英美等國家的論文很接近,基本的寫作邏輯以及段落設計,其實都很接近英美國家的論文格式。因此,雖然是英語寫作的課程,但是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寫作技巧,同樣可以套用在中文的論文寫作上,大大地提升了學習的效果。1
另一方面,由於對寫作的邏輯更為熟悉,閱讀論文時的理解力也同時大幅進步。以前閱讀英語文章往往會摸不著頭緒,讀了很多遍還是不能了解箇中之意。但是在經過英語寫作課程的訓練後,對於各個段落的大意已經可以快速地掌握,甚至是整篇文章的意旨也可以快速理解,也就是在閱讀與寫作兩方面都有著大幅的成長。
我認為論文包含兩個主要的面相,首先是內容本身的價值,也就是要有創新的貢獻。另一個則是文章的脈絡要讓閱讀的人可以清楚理解並產生共鳴。在以往,我往往偏重研究主題與內容的價值而忽略了清楚陳述亦同等重要。藉由這次學習英語寫作的機會,我得以修正自己以往寫作的盲點,也恰好可以運用這些技巧在目前撰寫的論文中,可以說這次的課程確實是讓人獲益良多。
1學術中文寫作跟學術英文寫作方法不盡相同。兩者可用來參照對比,若將英文寫作技巧套用在中文上,要注意語言差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