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邏輯表達力

學術邏輯表達力

課程概述

許多學生與研究者時常苦於如何用直觀以及具有說服力的溝通方式來撰寫文章,特別是牽涉到跨領域研究的範疇時。本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如何清晰表達文字語意,以便讀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內容,同時也訓練學生如何提供充足的佐證來支持他們在論文寫作中所建構之直接與間接的論點。

本課程著重於訓練學生分析、建構以及強化學術論點。學生將學習如何培養批判性思考技巧,並且將這些技巧融會運用在自己的寫作當中,其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在研究論文中呈現出妥善的邏輯表達能力。此外,本課程亦著重在幫助學生寫得更清晰、更具學術風格、更為流暢。

本課程也會特別強調如何藉由口說和書寫的方式來促進理解與溝通研究,因此, 學生將學習讀者分析、語態建構、文法語意、流暢轉接,以及用字遣詞的考量。

此外,為了建構並支持研究論點,學生也將學習如何培養批判性閱讀技巧。批判性閱讀技巧的訓練將著重於分析如何以清晰並符合邏輯的方式表達學術論點,同時也會訓練學生如何辨識自己寫作的邏輯謬誤。

本課程將以講演和團體活動進行。雖然每堂課都會有授課教師講演,但本課程主要偏重於學生的團體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將應用課程所學,並彼此交流想法,分享意見。交流分享主要是針對課程的學習任務與活動,但更重要的目的是同儕互評。同儕互評著重於學生如何藉由口說或書寫的方式來溝通學術研究、思想歷程、論點立場。

本課程以英語進行,著重科學與人文領域的學術寫作。

課程目標

課程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運用批判性閱讀能力、邏輯表達、以及常見的修辭技巧與文體來組織撰寫學術文章,特別針對定義、敘述以及議論這三種文體。在主要作業中,學生將針對跨領域的讀者,融會應用課程所學,利用不同文體與修辭技巧,以邏輯流暢的方式與清晰的敘述風格來表達自己的研究。上課以教師講演、同儕討論以及實際練習的方式進行。

學生於課程結束之後,將習得以下能力:

  1. 批判分析不同學術文體。
  2. 辨識科學與人文領域學術寫作特色,並應用所學將自身想法組織成邏輯通順的文字。
  3. 利用寫作修辭技巧表達流暢正確的語意。
  4. 撰寫論文引言,針對跨領域的讀者,以清晰連貫的方式來呈現自身的研究。
  5. 評估寫作清晰度。
  6. 建構證據充分的學術寫作論點。
  7. 培養校對與自我編修技巧。
  8. 針對跨領域的讀者,以口說和寫作的方式發表研究,並且利用內容設計以及修辭技巧來提升研究的理解度。

課程進度表

講演與討論 主要作業
第1週 –       課程介紹
–       何謂批判閱讀?
–       批判閱讀介紹:結論與前提
第2週 –       批判閱讀:辨識結論與前提
–       寫作:寫作基礎
–       引言:文步
–       跨領域溝通的暗晦不明
第3週 –       引言:文步 (續)
–       批判閱讀:議論類別
–       辯論練習
–       寫作:連貫性
–       讀者分析
第4週 –       引言 (續)
–       批判閱讀:論點規劃
–       辯論練習
–       引言:第一稿
第5週 –       跨領域寫作
–       跨領域口說
第6週 –       辯論:報告與分析
–       批判閱讀:文章規劃
–       引言:分析與同儕互評
–       團體辯論1
第7週 –       寫作:技巧、文法、風格
–       承接:句子、段落、論述
–       研究方法:分析與文步
–       引言:第二稿
第8週 –       批判閱讀:意義不明、論點謬誤、文章分析
–       跨領域能力
–       研究方法 (續)
第9週 –       議論:從論點到寫作
–       批判閱讀 (續)
–       文章分析
第10週 –       辯論報告
–       數據分析 (結果與討論)
–       議論寫作:第一稿
–       團體辯論2
第11週 –       批判閱讀:建構與支持論點
–       跨領域能力
–       數據分析 (續)
第12週 –       議論寫作:同儕互評
–       批判閱讀:建構與支持論點 (續)
第13週 –       六分鐘演講:研究呈現
–       摘要:結構與分析
–       議論寫作:第二稿
第14週 –       演講報告 –       團體報告
第15週 –       三分鐘演講工作坊與同儕互評
第16週 –       三分鐘演講 (第一天)
第17週 –       三分鐘演講 (第二天) –       議論寫作:完稿
–       引言:完稿

指定閱讀&參考書目

一、指定閱讀

  • Designated readings will be provided by the instructor and will involve various articles and excerpts from books and essays.
  • Handouts provided for each topic

二、參考書目

  • Browne, M. N., & Keeley, S. M. (2007).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Upper Saddle River, NJ: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 Glasman-Deal, H. (2016). Science research writing: For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London: Imperial College Press.
  • Moore, B. N., & Parker, R. B. (2015). Critical thinking. New York: McGraw-Hill Education.
  • Minto, B. (2010). The pyramid principle: Logic in writing and thinking. London: Financial Times Prentice Hall.
  • Morrow, D.R., Weston, A. (2015) A Workbook for Arguments: A complete course in critical thinking, 2nd Edition.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 Pyrczak, F., & Bruce, R. R. (2017). Writing empirical research reports: A basic guide for students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Redman, P., & Maples, W. (2017). Good essay writing: A social sciences guid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 Swales, J. M., & Feak, C. B. (2017).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essential tasks and skills.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評量方式

  • 回家作業 = 10%
  • 寫作作業 = 40%
    • 論文引言
    • 議論文
  • 辯論 = 20%
  • 報告 = 20%
    • 議論文
    • 研究
  • 課堂參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