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十大重點 單元九 首尾並重 From Hook to Farewell

寫作十大重點 單元九 首尾並重 From Hook to Farewell

撰稿:寫作教學中心教師群

理想的學術論文應當是盡可能面面俱到、前後照應,而從讀者對一篇論文中各個部分的矚目程度來看,開場與結尾的重要性無可置疑。文章的首尾若經營得當,將可在讀者心中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及最終評價。只不過實際寫作時我們會發現,也許因研究仍處於開展階段,思緒尚未理清,或宥於寫作經驗之不足,或是因時間有限,導致論文的開場與結尾往往成為寫作過程的一大關卡,甚至可能因此延誤寫作進度。對此,本單元將分別介紹中、英文學術寫作的幾種關於開場與結尾的常見手法與寫作要領,提供讀者參考。

  • 如何開場How to Start

想像你眼前有一扇門,你希望打開門之後,在別人心中留下什麼樣的第一印象?寫作的開場是建立第一印象的關鍵時刻,此和攝影時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十分相像。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以紀實風格廣為人知,而他在著作中提及:「世上凡事皆有其決定性瞬間(There is nothing in this world that does not have a decisive moment.)」,而寫作的開場即是那決定性瞬間。

文章的第一部份稱為導論(introduction),其中包含開場(hook)、背景資訊(background information)以及主題論述(thesis statement)。導論的內容應該從具普遍性的背景介紹慢慢聚焦到文章想討論的特定主題,結構如漏斗一般,由寬變窄,如下圖。

文章開場的目的在於帶領讀者聚精會神,並引發興趣閱讀正題;所以,其篇幅不宜過長,而更應力求切中主題。若導論像是在世界編年史般過於冗長而久久不進入主題,文章就會產生歹戲拖棚之感。下文即就本中心多年的資料為據,分析文章的調性與目的,並歸納出五種常見的開場風格。

風格一 鐵證如山

「鐵證如山」的寫作策略常用調查數據與實驗結果作為文章的開場,而其目的即是要告訴讀者某議題的熱門、重要或嚴重程度。這樣的風格適合運用於環境、社會、公共衛生與醫療等議題。數據的呈現因其代表性,而有醒示作用。此處以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of fast fashion期刊文章為例,其探討快時尚對於環境的衝擊,並用數據警醒讀者每年有多少新衣服(80 billion pieces)被銷售及又帶來多少經濟利益($1.2 trillion)。文章以消耗最多織品和衣服的美國為例,每年約有85 %(達38億磅)的衣服被送到垃圾掩埋場遺棄,意即平均每一個美國人每年就累積了近80磅的廢棄衣物。

Globally, 80 billion pieces of new clothing are purchased each year, translating to $1.2 trillion annually for the global fashion industry. The majority of these products are assembled in China and Bangladesh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consumes more clothing and textiles than any other nation in the world [1]. Approximately 85 % of the clothing Americans consume, nearly 3.8 billion pounds annually, is sent to landfills as solid waste, amounting to nearly 80 pounds per American per year [2, 3].

此文以「800億件新衣服」的標題作為開頭,讀者可能會想:全世界有那麼多人,每年800億件新衣服算是很多嗎?因此,作者隨即補充:「這800億件衣服可以轉換成1.2兆美金」。透過數量和金額兩個可量化的數值,讓讀者得以具體感受到衣物的巨量。接著,作者又以最大消耗國美國為例,而利用數量(85%)和重量(38億磅)說明衣物浪費的現況。最後,作者再以平均每個人每年所消耗的等值重量(80磅)讓讀者更能切身體會快時尚到底造成多麼嚴重的浪費。因此,讀者當然可以預期文章將會探討隨快時尚而來的各種環境議題。

風格二 引述權威或經典

引述權威或經典是學術寫作中常見的技巧之一,多半用於背景開場、文獻回顧或是介紹研究方法等。作者提及領域裡前人研究的成果以介紹或支持本身研究,從而避自吹自擂之嫌。下文以Addressing inequities in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 towards social justice這篇文章為例說明「引述經典」類的寫作策略。此文旨在強調世界各國社會資源分布不均,導致貧困地區的兒童長期缺乏健康照護資源。

Social justice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This statement in the WHO Commission on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report1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health inequities that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health of populations across the world. Children are especially vulnerable to the impact of social disadvantage and inequities, which are evident from birth and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health across the life course.

此篇文章的首段用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官方報告為開場:「社會正義攸關生死」。首先,引言來自國際上具有威信的組織,而該組織又與主題緊密相關。不僅如此,引言簡潔有力且正中本篇焦點。第二,引言提及社會正義、生命、死亡等關鍵字詞,恰好可以警醒讀者正視作者接下來所要敘述的議題:兒童極其脆弱,因此社會弱勢或不公導致健康照護資源分布不均的狀況,將造成永久性的負面影響。

風格三 衝撞普遍見解

衝撞普遍見解是屬於「叛逆孩童」的開場風格,也就是說反抗現狀或是拒絕普遍認知是這類風格的特點。這種方法通常可以讓讀者眼睛為之一亮,甚至產生懷疑:「我以為……」、「真的是這樣嗎?」。這樣的懷疑和好奇心會讓閱讀的興趣持續發酵。本文以Environmental payback periods of reusable alternatives to single-use plastic kitchenware products這篇文章為例闡釋這種寫作策略,而文中作者意欲探討的是「環保產品其實不環保」的議題。

Reusable alternatives have quickly become a popular solution for replacing single-use products and combatting the ubiquity of disposable plastic (European 2018; Schnurr et al. 2018; UNEP 2018; Godfrey 2019). Although reusable alternativ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end-of-life  waste, they also come with their own environmental impacts (Herberz et al. 2020), as reusable items can be made with more resource intensive materials and have use-phase impacts, such as water consumption and 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washing (Blanca-Alcubilla et al. 2020; Milà‐i‐Canals et al. 2020).

首句介紹可重覆使用的(環保)替代品逐漸取代單次使用的產品,而成功減少無所不在的拋棄式塑膠。下一句作者隨即以although的句型,帶出與現行普遍認知相反的概念:這些號稱可重覆使用的替代品,其實不免也帶來對環境的衝擊。下一個句子以as銜接,並解釋這些可重覆使用的產品為何沒有想像中那樣的環保。由於現今興盛的觀念是要購買、使用可重覆利用的產品,並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但社會大眾並不瞭解,生產這些可供重複利用的產品的過程其實需要消耗更多資源密集的物料,因此產品當然也會造成環境衝擊。作者預想大部分的讀者應認為可重覆使用的產品就是符合環保概念,所以順勢提出相反的概念。此即藉衝撞普遍見解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行文結構。

風格四 流行風向

流行之所以能夠帶領潮流,其中一個原因是流行總是得到最多的關注;所以,流行的穿搭、音樂、打卡名店是經營社群媒體常使用的元素。文章若以流行風向開場,想必也頗能吸引讀者的目光。本文以Identifying contemporary early retirement factors and strategies to encourage and enable longer working lives: A scoping review這篇文章為例說明同樣的思考模式如何應用在寫作上。文章作者探討在早齡退休的世代中,各國如何確保足夠的勞動力。

➊ Most countries are facing a number of major challenges as a result of population ageing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ffairs, 2017; Payne & Doyal, 2010; Statistics Canada, 2020). Among these is the challenge of ensuring an adequate workforce, with enough working people to fulfil essential work-related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ffairs, 2017; Ross, 2010). ➋ Although people are tending to work longer in life now in some countries, such as in Japan and Australia (Matsukura, Shimizutani, Mitsuyama, Lee, & Ogawa, 2018; Temple, Rice, & McDonald, 2017), early retirement continues to be a major concern worldwide for workforce adequacy (Carriere & Galarneau, 2012; Gower, 1997;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 Development, 2015).

此文的第一個句子以現在進行式指出大多數國家因人口老化正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而下一個句子隨即點出其中一項挑戰即是確保足夠的勞動力。作者之所以選用現在進行式,目的是要表達人口老化是世界各國普遍的社會現象。至於粗體字的第二個句子更進一步指出:「雖然有些國家,像是日本和澳洲,人們傾向延長工作年限,但世界上因早齡退休的現象而影響勞動力是否足夠,仍持續是一個嚴重的議題。」。以although引導的子句是現在進行式包含時間副詞now,可以代表一種現況的呈現,而主要子句的動詞continues,也意在表達現有趨勢的持續性。作者強調這個社會正在發生早齡退休的現象,並以此引導讀者接著閱讀論述,並注意相關議題(各國維持勞動力之因應)。由於這個趨勢發生在你、我(讀者、作者)周遭,所以相對容易引起共鳴。

風格五 讓人如臨其境的類比

類比是寫作的一種修辭技巧,主要的效果是希望讓讀者體會「作者的視角」。也就是讓讀者感同身受、如臨其境。本文以A toilet paper run is like a bank run. The economic fixes are about the same為例說明這樣的寫作技巧。此篇文章並非首見於期刊,而是刊登在The Conversation。該網路平台作者群僅接受學者或教研人員的投稿。由於文章點閱率和引用次數在短時間內攀升,最終被收錄於該文作者於澳洲任教的University of Wollongong之商學院教職員刊物集。此篇文章主要在論述COVID-19疫情期間人們搶購衛生紙,造而成經濟學中協調失誤(coordination failure)的現象,並進一步提出可行的解決方式。

Panic buying knows no borders.

Shoppers in Australia, Japa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caught toilet paper fever on the back of the COVID-19 coronavirus. Shop shelves are being emptied as quickly as they can be stocked.

This panic buying is the result of the fear of missing out. ➌It’s a phenomenon of consumer behaviour similar to what happens when there is a run on banks.

A bank run occurs when depositors of a bank withdraw cash because they believe it might collapse.What we’re seeing now is a toilet-paper run.

第一句用擬人修辭的方式呈現。其主詞是「恐慌購買」,而主要動詞是knows(知道、辨認)。從句子的表層得知主詞無法行使know這個動作,因此讀者可以將此翻譯成「恐慌購買無國界」。第二句再接著解釋在COVID-19疫情期間,澳洲、日本、香港和美國都出現搶購衛生紙的熱潮。第三句則是說明這種消費者的行為和銀行擠兌是類似的。此句是文章採取類比思維的開端,而關鍵字詞即是similar to。第四句解釋何謂擠兌:當存款客戶得知銀行可能倒閉的消息,會急於領走銀行的現金。第五句裡中的一個新詞toilet-paper run顯然是從bank run衍生,用以描述大批消費者密集、大量地採購衛生紙。作者將bank run類比為toilet-paper run,企圖使讀者理解背後較為生硬的經濟學名詞。擠兌是讀者較熟悉的概念,於是將超市譬喻為銀行而將衛生紙看作現金;消費者、存款戶之比喻關係亦然。若用這種類比的方式,讀者變可以很快理解背景知識,並接著進入正題的論述。

以上介紹五種不同風格的寫作開場:鐵證如山、引述權威或經典、衝撞普遍見解、流行風向、讓人如臨其境的類比。「鐵證如山」適合備有研究數據的主題,尤其是由較具聲譽的機構所發表的數據(例如世界衛生組織WHO或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更有公信力。「引述權威或經典」因其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的風格,適合論及大多數讀者都注重的中心思想,例如健康、教育、國家安全等主題。「衝撞普遍見解」可運用於引進新穎思維或是提出和現行觀念相差較遠的論述,以激盪讀者思考。「流行風向」則聚焦於此時此刻的潮流,故適用於描繪生活中種種常見現象,從而帶領讀者了解現今社會的趨勢和議題。「讓人如臨其境的類比」最適合用於讀者心理距離較遠、現實生活中較難觸及、不易理解的主題。其更透過類比,讀者得以藉由想像來減少理解上的困難程度。作者可以依照主題或是預期達到的閱讀效果,在這五種風格中選擇最適合的開場,創造如布列松所言的「決定性瞬間」。

接著談談中文學術寫作的常見開場方式。有別於文學作品開場會運用許多不同的技巧,以展示文學的趣味及風采,學術寫作則因其論說性質,大多採取「開門見山」,即直接破題的方式,引領讀者快速地掌握論文議題。此外,依照學術論文篇幅區分,開場的名稱略有不同,如單篇論文的開頭多稱作「前言」,而專書或學位論文則為第一章「緒論」。

一、開場的寫作邏輯與內容

論文寫作的開場與題目、問題意識有著高度相關,因此建議在寫作時可採用漸進聚焦(general-specific)的方式撰寫,如下圖所示:


圖一  漸進聚焦模式。
(蔡柏盈,2014:62、64)

換句話說,就是先提出綜合背景,再就各別細項延伸擴展為多個段落。因著學術論文的專業領域不同,以及論文的篇幅長短等,開場內容或長或短,內容也有所差異,但大致而言,多數學術論文大多會有「研究動機/研究背景」、「研究問題」、「研究目的」等:

(一)研究動機/研究背景

作者須告訴讀者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是什麼因素促成自己研究這個主題,以及提出來的議題或對於這個議題的探討方式,在學門體系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與定位,帶來了什麼樣的意義(蔡柏盈,2014:47)。須特別留意的是,此處的研究動機並不是以作者本身的動機與目的來書寫,例如想畢業、有興趣等,而是此一論文對於整個學術社群而言的動機與目的(顏志龍,2021:35)。

(二)研究問題

作者須明確界定論文問題,讓讀者能夠清楚知道論文想要處理的議題是什麼。因此,在此處也須界定研究範圍、重要名詞的定義等。

(三)研究目的

作者須讓讀者預先知道論文中要完成的成果項目有哪些,例如整理了什麼資料、訪問哪些個案、進行哪些測試、完成什麼功能等(蔡柏盈,2014:48)。研究目的要與研究問題相呼應,也就是這個研究處理了什麼議題得到了什麼成果。

二、緒論(前言)開場方式

透過漸進聚焦的方式,能讓讀者能夠清晰地了解研究的來龍去脈,而下列幾個常見的開場方式,也能幫助在寫作時建立漸進聚焦的脈絡:

(一)先指出比研究主題更寬廣的領域,再聚焦至研究主題。例如〈攜帶式無隔膜電解水滅菌設備研製與操作條件之探討〉一文

近年來,「防疫」、「消毒滅菌」已漸漸成為廣泛討論的公共議題。繼2003年SARS在世界各地引發恐慌之後,墨西哥於2009年爆發HIN1流感疫情,經由旅遊、商貿、移民人群快速向全球擴散,短短幾個月內,便迅速蔓延於世界各地,對人類政治、經濟、和社會造成莫大的衝擊和恐慌。疫苗是防疫的最佳途徑,但疫苗需要較長的研發時程,難以在疫情大爆發的當下量產,發揮作用。以HIN1為例,從2009年三月爆發以來,疫情蔓延於各大洲,造成全球逾三千人死亡,但截至九月,世界衡生組織仍表示,疫苗數量在全球68億人口面前仍顯短缺。且疫苗的研發,各國的生物技術水平不一,容易造成地域性的失衡,形成防疫的死角。因此,如何突破時間和地域性的限制,在傳染病一開始流行時,建立對抗疾病全面性擴散危機的防線,或至少減慢全球性的散播速率,爭取生產疫苗或抗生素的時間,成了防疫首要的目標。現有的策略除了加速疫苗和藥物的研發工作外,加強環境的消毒、殺菌便成了控制傳染病蔓延最直接、普遍的方式(Cozad,2002)。

傳統的環境消毒劑多為化學藥品,如氯碇、漂白水、抗菌劑等。雖然化學藥劑可以有效地殺滅病菌,但在使用上,對人體容易造成如灼傷皮膚粘膜、腐蝕性、致癌等不好的影響。且在儲存上,具有潛在的公安危險,若儲存方式不當亦會對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因此,近年來許多學者致力於研究電解水對微生物的抑制效力,證明電解水確實能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生長,對人體和環境也不會造成如同化學藥品般的不良影響。(AL-Haq,2005)不僅如此,相對於化學藥品,電解水的製造成本低廉、操作上十分安全,且能夠於短時間內大量生產,因此於防疫上的應用極具潛力。諸如上述優點,電解水應用於醫療、食品衛生、空氣滅菌、農、漁、牧產業的研究在日本與歐美正蓬勃發展(Huang,2008)。

電解水的消毒、滅菌特性,於生物上的研究、實證已有許多文獻提出,但關於電解水在製造與操作方面的研究較為缺乏。另一方面,現有應用於殺菌的電解水多屬於有隔膜酸性電解水,無隔膜電解水的研究則屬於近期的發展,相關研究的文獻更少。但以應用面而言,無隔膜電解水對人體與環境的傷害更小,應用的領域也因而更廣、更具潛力(Guentzel,2008)因此本研究將針對無隔膜電解水,深入了解其各項特性與殺菌效力後,以發揮最佳的殺菌效力的目標,整合機電相關知識,研製最佳化的電解水設備(蔡柏盈,2014:64-66)。

上述的例子就是先指出防疫消毒的課題,再聚焦至消毒滅菌的主題。

(二)解釋某個專有名詞,並由專有名詞的解釋導引到特定議題,進而導出研究主題。例如〈鉛蓄電池中鉛泥回收處理模擬與驗證之研究〉:

鉛為世界上僅次於銅、鋁、鋅之外最廣泛使用的非鐵金屬,每年有超過700萬噸的鉛被使用在各式各樣的用途,其中又以鉛酸電池為最大宗,佔了70%以上,而鉛的來源除了原生鉛礦之外,另外由鉛製品回收為另一主要管道,且回收的比例於近年已超過原生鉛礦,漸漸成為市場上鉛原料的主要來源,而鉛製品的回收中,又以廢鉛酸電池為最主要。在廢鉛酸電池回收製程中,增加鉛的回收率與降低廢棄物的數量為重要的兩個要素,回收率提昇有助於增加回收效益,廢棄物的減少則可降低對於環境的衝擊,這兩個因素之間亦有直接的關連,本實驗即利用熱力學模擬方法,並配合對應之實驗驗證,來優化還原反應的條件,加強回收效益(蔡柏盈,2014:102-103)。

此處先以鉛的性性與來源切入,再引導至如何在廢鉛酸電池回收製程提高效益的主題。

(三)以某個重大事件的描述為開頭,藉由事件引導到議題。例如〈臺大實驗林 921後崩塌地治理工法的研究〉:

民國88年9月21日在臺灣中部發生了規模7.3的921集集大地震,依據消防署之統計到88年10月3日止,台灣地區死亡2192人、受傷8737人、失蹤62人、埋困68人、救出4968人、房屋全倒9909間,半倒7575間;有許多的道路路面隆起、橋樑斷裂,交通無法通行。在地震後臺大實驗林調查的森林災害損失估算林木受害面積約176公頃,林木損失的價值約13,073萬元。在溪頭營林區有47 處崩塌,崩塌面積約有32.85公頃(陳信雄等,2001)。

民國90年7月29日開始侵台、30日登陸的中度颱風桃芝(Toraji),滯留於台灣的時間約達10小時,較一般颱風停留5~6小時為久。颱風中心行經的路徑正好從台灣中部橫切而過,降雨強度高達3小時500公釐的紀錄 。造成全台103 人死亡、111人失蹤,189人受傷的慘劇(桃芝颱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傷亡至2001 年8月8日統計資料)。溪頭站之總降雨量有614公厘,降雨強度如下:614公厘/24小時;107公厘/1小時。由延溪公路10公里起到溪頭森林遊樂區有17條坑溝發生土石流。災害損失方面據臺大實驗林之初步調查林地受害面積約368公頃,林木損失的價值約3,960萬元;關於林道、電訊、辦公廳舍及治山防洪工程等之損失約113,454萬元。

在民國90年桃芝與納莉颱風重創臺大實驗林後,到民國93年又有敏督利颱風帶來比較大的災情。根據敏督利颱風濁水溪流域調查團隊勘災調查分析顯示,敏督利颱風災情主要原因在於超大之降雨量。在濁水溪水系內,由本次敏督利颱風與七二水災所造成之災害以坡地災害為主,災害類型不同於民國90年桃芝及納莉颱風時所造成之土石流災害。推測其原因,可能為921大地震後造成之地表鬆動土石,於桃芝及納莉颱風後已大多滑落至土石流堆積區內;因此,此次水災過後土石流災害數已不如以往,反而是豪大雨造成山區土壤含水量趨於飽和,使道路遭崩落土石阻斷。尤其以隸屬於濁水溪流域之陳有蘭溪附近台16及台21 公路,坡地災害最為嚴重。此外,重要橋樑遭洪水侵襲中斷,造成山區對外交通受阻,山區居民無法將農產品對外輸出,嚴重影響農民生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

由日本關東大地震後之崩塌破壞山坡調查資料顯示,關東大地震所產生之崩塌地雖經人工植生復育,必須經過至少40年,長期崩塌等不穩定狀況,方可恢復至地震前狀態。亦即在大地震後40年內,土石流災害可能會層出不窮。本研究希望能紀錄臺大驗林轄區內921後崩塌地治理的情形,並加以整理統計探討其特性,以供將來相關研究的參考(賴彥任、王亞男、林添源、沈介文、曾建貴、張振生,2007)。

此例證先描述921地震所帶來的災害,並延伸至桃芝、納莉、敏督利等颱風重創臺大實驗林的情形,進而引導至臺大驗林轄區內崩塌地治理的議題。

(四)以人物或地方描述為開頭,進而引導至議題。例如〈談元明雜劇水滸戲中宋江形象之演變〉一文:

宋江無疑是《水滸傳》裡最具爭議性與矛盾性的人物,其性格形貌歷來在讀者的視界中引起了各種不同的評價。如明代金聖嘆斥其為奸詐、虛偽之徒,說其「忠」乃是一種「偽忠」,李贄《忠義水滸傳敘》則稱其「忠義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單八人者之心」,大陸七十年代初更掀起了批評《水滸》的浪潮,認為宋江等人是一種「投降主義」。筆者以為,對人物的解讀不能忽略文學作品產生的內在動因及文化背景。水滸故事之所以能夠廣受歡迎,是因為其題材適足以涵納人們精神上的期待以及想像空間,成為一種「政治時期的法外認同」。其在民間說唱藝術的基礎上最後由文人加工寫定,既是對故事的增演重構與潤色,也是對文化精神的一種調整;在百餘年的流傳演變中,不斷有創作者參與改造,滲入了其對文化的思考,形塑出各種不同的面貌。其中元明兩代的水滸雜劇無疑是對照這些演變重要的研究資料之一,因為元代正是水滸故事的一個承先啟後的階段,我們可以從它的發展中看出某種藝術特質與思想內容的質變。歷來研究元明水滸戲者,多以李逵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畢竟李逵為多數水滸戲中之正末;但從水滸故事的演化過程來看,從史書到水滸故事的流傳、《水滸傳》的成書,始終是環繞著梁山泊、並以宋江為精神領袖而展開,則宋江作為與水滸故事主題關係至為密切的重要人物,其在演化過程中形象之呈现乃是一不可迴避之問题。以下將先梳理水滸故事的演變脈絡,接著分析現存元明水滸雜劇中的宋江形象演變,是如何符應了時代趨勢中主題思想的轉化(蔡柏盈,2014:101-102)。

上述例證先指出「宋江」在歷來評價中的爭議與矛盾,接著再引導宋江形象的演變與如何符應時代趨勢中主題思想轉化的議題。

當然,學術論文的開場不僅上述四項而已,尚有諸多方式,建議可多觀察已發表的專業領域論文,並加以練習運用。

 

中文寫作網站與參考書籍

  1. 臺灣大學寫作教學中心
  • 論大麻的合法化—從大麻與菸酒之危害性比較出發(初稿)
    https://epaper.ntu.edu.tw/view.php?id=24373#samplescript
    此為臺大寫作教學中心定期出刊之電子報。本次選用第2期與第17期的知識饗宴專欄。從學術專題、論文寫作的架構出發,簡介文章架構以及各部分的書寫要點,亦適用於一般寫作。其中第17期更以學生作品專欄的「論大麻的合法化──從大麻與菸酒之危害性比較出發」為例,對初稿選題、文章結構、小標以及內文等給予建議、詳加說明。

 

  1. 香港中文大學 自學中心 學習資源
  • 精簡點題的引言
    https://www.ilc.cuhk.edu.hk/Chinese/AWOnline/step5_intro.html
    這是由香港中文大學為提供中文寫作資源設立的自學網站。本次選用「精簡點題的引言」。本文針對兩種寫作順序(先寫引言、最後才寫引言)提供了各自的書寫要點,並舉例分析,幫助讀者撰寫能夠精簡點題的引言。

 

  1. 《階梯寫作:微書寫時代的邏輯、思辨與作文力》
  • 第三章 寫作的客製化療程
  • 第14單元 不知道如何下手,先從摘要及縮寫開始
    本章節指出寫作是思想與邏輯的具現化,因此透過擴寫與續寫、縮寫和摘要等練習來訓練自己組織思路。這裡強調新手可先從縮寫與摘要開始,附上文章讓讀者進行縮寫練習,並提供了兩個範例版本供讀者參考,也建議讀者藉由閱讀來找出自己的寫作盲點。

 

  1. 《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
  • 第四章 論文結構與寫作技巧
    本書以指導學術論文寫作為宗旨,各章分為正文、練習與討論及寫作練習三個部分。本書4.2節展現了論文緒論(前言)的寫作技巧,先是講解論文前言的寫作步驟,再舉範例說明開頭方式。雖文章係指論文寫作,但在一般作文的開頭段落仍有一定的幫助。

 

英文寫作網站與參考書籍

  1. The Writing Center a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 Writing Your First Sentence
    https://writingcenter.gmu.edu/guides/writing-your-first-sentence
    這是George Mason University寫作中心建立的網站。該中心特別提供《快速指南》「Quick Guides」的服務,讓學習者可以針對自己的寫作問題,快速找到相關的主題單元。本文提供的「Write Your First Sentence」網頁介紹學術寫作中可運用的各種開場技巧,並提供學術期刊的範例,且分析背後的原則,以幫助學習者了為自己的文章導論寫下漂亮的第一句。

 

  1. ThoughtCo.
  • How to Begin an Essay: 13 Engaging Strategies
    https://www.thoughtco.com/how-to-begin-an-essay-1690495
    ThoughtCo. 是一個相當豐富的教育資源網站。其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高深的意涵,而網站的邀稿作家包含業界專家或是高等教育機構之教研人員。本篇撰文針對如何開場文章吸引觀眾入戲,提供建議和示範。

 

  1.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7 Ways to Capture Someone’s Attention
    https://hbr.org/2015/03/7-ways-to-capture-someones-attention
    本文刊登於《哈佛商業評論》。透過集結世界知名領導人的訪談,本文作者歸納出七種抓住人心的催化劑。作者強調引起訊息接收者注意,並非僅限於書面文本的形式,而是涉及神經科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知識。

 

  1. The Writing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https://writingcenter.unc.edu/tips-and-tools/introductions/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寫作中心提供的講義。文中介紹文章開場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有效開場的策略和舉例。與其他線上資源不同之處,在於其提供「較不建議」的開場種類和相對應的例子。

 

  1. The Writing Center at 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
    https://www.stcloudstate.edu/writeplace/resources.aspx
    聖克勞德州立大學的寫作中心提供可下載的學習資源。網站內的PowerPoints資源區中「Creating effective introductions and conclusions」檔案介紹能夠成功引起讀者興趣的方式。

 

參考資料

  1. Bick, R., Halsey, E., & Ekenga, C. C. (2018).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of fast fashion. Environmental Health17(1), 1-4.
  2. Fetner, H. & Miller, S.A. (2021). Environmental payback periods of reusable alternatives to single-use plastic kitchenware products. Int J Life Cycle Assess. <https://doi.org/10.1007/s11367-021-01946-6>
  3. Paloyo, A. R. (2020). A toilet paper run is like a bank run. The economic fixes are about the same. The Conversation. March 6, 2020.
  4. Spencer, N., Raman, S., O’Hare, B., & Tamburlini, G. (2019). Addressing inequities in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 towards social justice. BMJ Paediatrics Open3(1).
  5. Wilson, D. M., Errasti‐Ibarrondo, B., Low, G., O’Reilly, P., Murphy, F., Fahy, A., & Murphy, J. (2020). Identifying contemporary early retirement factors and strategies to encourage and enable longer working lives: A scoping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lder People Nursing15(3), e12313.
  6. 蔡柏盈(2014)。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第二版)。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7. 顏志龍(2021)。傻瓜也會寫論文:社會科學學位論文寫作指南。台北:五南。
    賴彥任、王亞男、林添源、沈介文、曾建貴、張振生(2007)。臺大實驗林 921後崩塌地治理工法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吿,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