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師改報告,最怕改到「看不懂」的報告論文——並非見解太高深而看不懂,而是每個字都看完了,依然不知所云。這種報告,大抵可讀性較低,句子與句子意義不接續,嚴重者甚至字句間彼此打群架,或是晦澀不通,讓人掩卷嘆息。
可讀性低的文章,通常從遣詞用句、段落,乃至篇章結構等,都會出現程度不等的問題。退一步想,倘若連句子都能寫出毛病,段落、篇章大概也不能掌握得多好。有鑑於此,本篇談寫作原則與技巧,只先談構句問題。當書寫者能細心經營每一個句子時,段落與篇章自然也較容易寫好。
學術寫作的構句只有一個要訣:以簡御繁。怎麼說呢?論文的書寫內容已經夠難、夠複雜了,構句當然要力求骨架明確,以免干擾意義的傳達。秉持「以簡御繁」的原則,以下整理出四個構句要點,希望能幫助每位正在撰寫論文的學生。附帶一提,文中所舉的例句,請各位讀者朗讀出聲,有助於了解問題所在。
多數人寫文章時,總是顧著擴展論述,不知不覺間,就把一個句子拉得很長。句子一長,意味著該句訊息量很高,所表述事理也變得更複雜。但是,過長的句子,常造成閱讀負擔,如【例 1】:
【例 1】 烷基苯酚聚乙氧基醇類使用後排放到河水中經生物降解後其中有 90% 會形成壬基苯酚,壬基苯酚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其結構與女性雌激素相似,當生物吸收過量時會干擾其生殖系統,造成雌性化的現象。
讀完這個句子,你會不會覺得有點累呢?其實,像這樣單純陳述客觀事實的句子,所述事理並不複雜,作者只要讓資訊井然有序呈現出來即可。適時安放逗號、句號,就能讓句子層次清晰,像是這樣:
【例 2】 烷基苯酚聚乙氧基醇類使用後排放到河水中,經生物降解後,其中有 90% 會形成壬基苯酚。壬基苯酚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其結構與女性雌激素相似,當生物吸收過量時,會干擾其生殖系統,造成雌性化的現象。
改過後,效果是不是很不同?由此可知,學術寫作構句的第一要訣,就是要讓讀者能「輕鬆讀」。一個句子不要陳述太多的事理,更不要一逗到底,以免造成閱讀負擔。
我們在學英文時,老師總不忘強調,句子內的主詞與動詞一定要搭配。那麼,中文寫作的構句有沒有基本原則呢?有的,就是善用「話題—陳述」句型。所謂的「話題—陳述」句型,就是將一個書面句子分成兩部份來看,句子開頭通常先提一個話題,其餘的部份則以話題為中心,說明解釋這個話題。如:
【例 3】 日式角色扮演遊戲一般都以單線劇情、封閉空間為基本模式。
此句的話題是「日式角色扮演遊戲」,其後為陳述。具體而言,「話題—陳述」句型,句子的運行模式是「什麼-怎麼樣」。確立句子話題,句意起點明確,則陳述部份才能緊扣著話題擴展。
書寫論文時,好好運用「話題—陳述」句型,就能輕鬆確保話題明確,意義連貫。我們暫且回到前面的【例2】來看:第一句「烷基苯酚聚乙氧基醇類」是該句的話題,其餘部份是陳述。還有,你注意到了嗎?「壬基苯酚」一詞,本來位於第一句的陳述部份,但到了第二句,就成為該句的話題。這就是方才說,中間要下句號的原因:話題轉移了,自然要另起一句。
當我們不小心寫出一個很長的句子,又不能用下逗號、句號的方式縮短的時候, 用確立話題的概念,區分裁開這個長句子,或許就能解決困擾。例如:
【例 4】 自動化斷句系統是新的研究,沒有前人的標準可循,所以研究的首要工作,即是設定斷句成果的評估指標(metrics),並以此計算斷句成果的精確度,而後才能以量化的方式,分析斷句系統的效能,評比系統的好壞,並作為系統改進時的參考基準。
這個句子讀起來很長,同時繫連了太多事理,可讀性不高。這時,先把句子斷開,再以重啟話題的方式另立一句:
【例 5】 自動化斷句系統是新的研究,沒有前人的標準可循,所以研究的首要工作,即是設定斷句成果的評估指標(metrics)。〔有了評估指標,〕計算斷句成果的精確度,而後才能以量化的方式,分析斷句系統的效能,評比系統的好壞,並作為系統改進時的參考基準。
先在「評估指標」下句號,再在第二句以重複關鍵詞的方式,重啟話題「有了評估指標」。如此,話題明確,句與句之間的意義也能夠連貫。
大多數的書面句子,都是話題較短,陳述部份相對較長。也就是說,當我們在一個句子內繫連多種事理關係時,就會試圖去擴展句子陳述部份。這時,適度使用連接轉承詞,可幫助句意事理明確:
【例 6】 美式角色扮演遊戲是由桌上角色扮演遊戲(table role-playing game)數位化而來,所以相當程度地繼承了桌上遊戲傳統,提供了比較大的開放性,讓玩家參與遊戲進程。
但是,如果不斷仰賴轉承詞語標記,去繫連句子所述事理,就適得其反:
【例 7】 位於較為低窪之平坦地區的土壤化育程度最為強烈,不但由於地形平坦可提供穩定之洗入與鐵鋁氧化作用,又由於地勢低窪可得到其他地區沖蝕而來的土壤,因此土壤化育程度最為穩定與強烈,不但使得下部土體呈現紅黃色,亦因強烈的淋洗作用產生了明顯的黏聚層,因而分類為極育土。
這個句子的話題是「位於較為低窪之平坦地區的土壤」,後面跟了冗長複雜的陳述,還加了很多轉承詞語。像這樣「土石流」般的句子,頗難看出這區的土壤,到底有什麼現象、變成什麼顏色。這時,採用拆開句子、確立話題、減少連接承轉詞的方式,多管齊下:
【例 8】 位於較為低窪之平坦地區的土壤化育程度最為強烈。這類區域地形平坦,可提供穩定之洗入與鐵鋁氧化作用,又地勢低窪,能獲得自其他地區沖蝕而來的土壤。因此,土壤化育程度最為穩定與強烈,不但下部土體呈現紅黃色,且因強烈的淋洗作用產生明顯的黏聚層,故分類為極育土。
像這樣重整疏通之後,句子就乾淨許多,所陳述的資訊也一目了然。
中間肥大句子的病徵,就是作者在句中某個環節,插入一大串過長的成份,像是下例:
【例 9】 最近傳出歐盟因希臘政府瀕臨破產而面臨危機的風聲。
有沒有覺得這個句子讀起來,一口氣下不去呢?老一輩語言學家呂叔湘就說:這叫做「大肚子病」,文法結構縱然沒有問題,但於修辭上實在不好看。現在,我們把這個肥大部分,推勻分散:
【例 10】 最近有風聲傳出,因希臘政府瀕臨破產,歐盟也面臨危機。
這樣是不是更好讀了呢?我們可以說,在句中塞進這麼肥大的成份,表面上固然展現作者展延句子的功力,實際上卻考驗讀者耐性。請再看下面的例子:
【例 11】 由於行動式行銷協會預測,純文字廣告簡訊未來的應用會大幅增長,預計收益到 2010 年會成長到 500 億美元,大約有 2.38 百萬兆的訊息量,且純文字簡訊為目前市場的主流,有 40% 的品牌已展開純文字簡訊的競爭,是行動廣告中最常使用的,故本研究以純文字廣告為主要研究範圍,文中所稱的簡訊廣告,皆是指純文字簡訊廣告。
這一句從「由於」到「故」中間,總共塞了兩個可獨立的句子,共 109 個字進去。讀到最後,還記得那些是因,哪些是果嗎?可行的解決辦法,不如捨棄「由於……因此……」的構句方式,改用兩個句子,先分別把兩件事說完,再以總結承上的字詞「基於上述理由」,去帶出因果關係:
【例 12】 行動式行銷協會預測,……(以下同【例 11】)。除此之外,純文字簡訊為目前市場的主流,……(以下同)。基於上述理由,本研究以純文字廣告為主要研究範圍,文中所稱的簡訊廣告,皆是指純文字簡訊廣告。
上述「由於……因此」,是論文書寫時,易流於「中間肥大」的構句方式。其他像是「對於……的問題(現象)」、「在……的情況下」,也常見插入過多成份,諸如此類,應該留意,避免落入「蛇吞象」的後果。
本篇所述四個要點,當然不能總括構句的原則與問題。不過,以「提高可讀性」的角度來看,這幾個要點應可立即運用在學術寫作上,幫助你寫出簡潔明晰的句子。讀完此篇,同學不妨找出自己正在撰寫的報告、論文,檢視有沒有上述毛病,並試著修改重整,希望不要再交出讓老師「有看沒有懂」的報告囉!
呂叔湘〈怎樣學習長句子〉,《呂叔湘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註:本篇所舉例句,多數摘自作者《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一書,這裡不另附出處。